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专家智库 组织机构

《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3~2024)》在益阳市赫山区重磅发布:理论与实践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新征程

2024年10月19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市场学会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作联合主办单位,由中共益阳市赫山区委员会、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政府作联合承办单位,共同发布了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会在“山乡巨变”策源地、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区——赫山区举行。赫山区的实践经验为此次报告的发布提供了丰富的现实依据,也为全国的乡村振兴工作树立了标杆。

image.png

《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会参会领导合影

活动当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市场学会会长夏杰长,北京大学教授解虓虓,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总编辑、报告编委会主任、主编王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报告主编李勇坚,湖南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何振,湖南城市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徐姝,湖南城市学院原党委书记汤放华,益阳市赫山区委书记周卫星,以梁展凡书记带队的广西宾阳县为代表的全国各地乡村振兴实践观摩团出席了会议,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image.png

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域代表出席了会议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市场学会夏杰长会长主持。赫山区委书记周卫星致欢迎辞并介绍乡村振兴工作,他在致辞中表示,赫山区近年来通过创新思维和扎实工作,已取得显著的乡村振兴成果。下一步,赫山区将持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探索实践、示范引领,不断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image.png

赫山区委书记周卫星致辞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3-2024》,对“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做了不同程度的阐释,使人耳目一新。由田雪原学部委员担任课题组组长,王冰担任课题组执行组长的“乡村振兴生态新经济系统理论”新课题,将做出进一步地阐发,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前进一步。

image.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

作为本次发布会的核心,《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3~2024)》由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总编辑、《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3~2024)》编委会主任、主编王冰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3~2024)》主编李勇坚共同发布。

image.png

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总编辑、《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32024)》编委会主任、主编王冰发布致辞

报告对2023~2024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态势、主要进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发展趋势及具体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并对如何准确把握新机遇新挑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有价值、可操作的多项对策建议。
在报告发布会上,赫山区作为“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试点试验基地、湖南城市学院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试点试验基地”接受授牌,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田雪原学部委员颁发了“乡村振兴生态新经济系统理论”课题组组长聘书。同时为和美乡村科学研究院揭牌,为新时代展现乡村振兴成果画作《新河山居图》揭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现场观摩活动等。

image.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担任“乡村振兴生态新经济系统理论”课题组组长

image.png

和美乡村科学研究院揭牌仪式

19日下午,专家学者们在湖南城市学院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新经济系统理论”的会议主题开展了深度研讨的圆桌会议。专家发言阶段,会议由该系统理论课题组执行组长王冰主持,并对该系统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与会专家纷纷就这一前瞻性理论发表了独到见解。

image.png

以“乡村振兴生态新经济系统理论为会议主题的圆桌会议

王冰院长表示,乡村振兴生态新经济系统理论旨在研究农村生态资源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与数字化人工智能推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构建起一个涵盖生态人口经济、生态治理、生态科技、生态金融、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生态康养等多领域整合型的新经济生态循环系统。
在这一生态新经济系统中,打造多元数字化食物供给体系,延伸绿色食物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进新型生态食物产业化,打通理论到实践,农民共同富裕的“最后一公里”,建设“富裕、生态、美丽、健康、智慧、平安、文明、奋进”的和美乡村。

image.png

“乡村振兴生态新经济系统理论课题组执行组长王冰对该系统理论进行了阐述

会议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乡村振兴生态新经济系统理论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引,该系统有望推动乡村实现全方位振兴,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image.png

参加圆桌会议专家领导合影

展望未来,中国的乡村振兴道路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住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低耗、可持续的、更具韧性的多元生态新经济模式转型,乡村振兴必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实现全面振兴与繁荣。

(本文由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采写)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