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9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袁令莉率领上海市人大代表建议工作研讨班一行抵达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由资阳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钟凤林陪同,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学习考察。此次学习考察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发展实际,探讨城市与乡村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落地生根。学习考察组成员包括多位上海市人大代表如于广辉、王卓瑛、许坚、薛美根、王海波、马伟琴、马明等。
资阳区木槿产业经过四年多的种植培育,从木槿的“购买者”变为“生产者”,实现村庄美化和产业增效相结合。主动探索“木槿模式”,深入推进木槿产业链发展,相继推出木槿花茶、木槿花饼、木槿花饺子、木槿洗护套装等产品。此外,依托木槿核心面积,打造集研学实践体验、木槿花旅游、木槿花特色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上海人大代表学习考察组赴益阳资阳区考察乡村振兴发展
学习考察组在资阳区的考察过程中,参观了先锋桥村木槿花基地,在露营基地品尝了木槿花制作的各种美食,其中重点走访了“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和美乡村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课题组“共同打造的试点试验基地。该试点试验基地以创新农村发展模式为核心,致力于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总编辑王冰的陪同下,学习考察组深入了解了该基地在农村产业发展、村民生活改善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在露营基地品尝木槿花制作的各种美食
在随后的洽谈会上,双方就当前农村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王冰院长表示,近年来,订单农业的困局导致农民失去稳定收入来源,使其失去继续投入生产的动力,加剧农村经济困境。此外,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影响,一些公司集体裁员等现象,导致失业返乡的人员不断增加。这种返乡潮不仅加大了农村的就业压力,也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现行土地政策和市场机制的限制,集体建设用地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她强调,在优先保障农民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空间和产业用地需求的前提下,必须积极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袁令莉等人与王冰院长交流
王冰院长首次提出“乡村振兴生态新经济系统理论”
“和美小院”试点基地推广的农户生态科技微经济模式,结合了乡村振兴生态新经济系统理论,通过科技创新、生态资源,推动农户充分利用自家前庭后院的闲置资源,发展小规模但高效益的科技生态微型经济体。
试点基地是一个融合数字科技、景观设计、生态循环农业与健康养生理念的实践创新项目,通过科学技术、数字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景观设计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可持续发展,养生理念则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播促进农产品销售,帮助农户实现自产自销,这些元素共同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指数,增强了农村社区的内生动力,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给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路径。
此次学习考察活动得到了资阳区人大常委会和先锋桥村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习考察组成员纷纷表示,资阳区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为上海市的相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并欢迎未来《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课题组至上海调研交流,加强双方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